泉州人大欢迎您!|   保密提醒
首页>代表之窗

聚焦“十五五” | 庄绍恭代表:壮大泉州港口经济 打造活力海洋之城

[2025-08-08 09:04]

市人大代表、泉州海关副关长庄绍恭就壮大泉州港口经济,提出四方面建议:

一、精准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

《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20—2035年)》明确了泉州港发展为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以内贸集装箱运输为主,与泉州市活跃的民营外贸经济形成较强反差,港口规划定位仍不够精准。为此建议,明确泉州港“区域内贸枢纽港”和“双循环枢纽港”的基础定位,实现泊位码头集约化布局、规模化发展。重点推动东南亚近洋航线、对台航线和外贸内支线发展。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为契机,大力发展支持泉州——洋浦内支线航线,提升泉州对海南洋浦港的喂给能力,引导泉州及周边乃至长江以北地区外贸货物与洋浦港的国际航线网络无缝衔接。

二、充分利用现有政策释放改革红利

目前,港区建设还有待提升,比如,石湖港、围头港和华锦码头等主要集装箱港纵深较小,缺少足够物流配套用地,且相互独立、距离较远,无法形成如上海、深圳、宁波、厦门等国内大港连片成区发展的集装箱码头。为此建议,强化泉州综保区、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与各港口之间的物流对接,扩大“区港联动”效应;推广启运港退税政策,有效压缩出口货物退税周期;充分利用本地海洋渔业资源,申请相关资质,发展食用水生动物、肉制品进出口集散市场。

三、着力优化流程提高外贸通关效率

当前,泉州港平台资质不全且利用不充分,现仅有进境食用水生动物、粮食、冰鲜水产品、肉类等指定监管场地各1个。相比之下,厦门市除具有药品和整车进口资质外,另有各类进境指定监管场地27个。为此建议,推动外贸内支线转关货物水运转关自动核销模式切换,降低外贸货物通关成本。全面推行出口集装箱货物“过卡分流”模式,有效提升港内集装箱调拨效率。

四、培育专业平台强化外贸综合服务

当前,泉州港综合服务仍存在较大短板,国际贸易数据分析、技术服务、代理支持人才缺失;软件配套较为不足,缺少为生产型企业量身定制进出口贸易方案的综合国际贸易服务企业。为此建议,加快成立泉州港航运服务中心,提升对大型国际货代、物流运输企业和优质报关企业等外贸航运重要角色的招商力度,培育一体化、一站式、全流程物流服务商。



来源:代表工委

作者:庄绍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