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大欢迎您!|   保密提醒
首页>代表之窗

聚焦“十五五” | 黄景生代表:持续做强港口经济,再造“涨海声中万国商”新繁荣

[2025-08-05 18:12]

市人大代表、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总监黄景生就推动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两方面建议:



一、提升港口服务水平,促进港口繁荣发展  

(一)推动港口泊位能级提升。以现行国际上主流的欧美航线为例,目前大型集装箱船舶以载箱量1-2.4万标箱为主,其载重吨位为20-23万吨,满载吃水深度在14.5-16.1米;泉州港现有最大集装箱泊位为10万吨级,设计吃水15.1米,未能满足欧美等航线船舶靠港条件。为此建议,“十五五”时期,泉州港要规划建设具备接靠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能力的深水泊位,以达到国际上主流欧美航线需求,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船运公司和货源,促进港口繁荣发展。

(二)推动铁路进港。铁路进港对完善当前港口集疏运结构,实现大宗货物“公转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国所有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一百万标箱港口中,仅泉州港未实现铁路进港。为此建议,将泉州港疏港铁路列入“十五五”规划,推动实现铁路进港,提升港口品质和竞争力,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

(三)将泉州(石湖)港列入市中心港区。当前港口及航运发展,正不断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深水化发展趋势,建设20万吨级泊位成为主流。当前泉州仍存在重复建设一大批2-3万吨级泊位等现象,加剧内卷和资源浪费。泉州(石湖)港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市总量约80%,货物吞吐量占比约30%(包含湄洲湾南岸)。为此建议,加强资源、政策倾斜,将泉州(石湖)港列入市“十五五”规划中心港区,集中力量发展集疏港体系,推动泉州货走泉州港,节省泉州企业的运输成本。




二、打造 “海丝泉州” 海洋文旅品牌  

(一)加强品牌形象设计和宣传推广。通过举办各类海洋文化节、旅游推介会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特色文旅项目,充分挖掘泉州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如蟳埔女民俗、惠安影雕、蚶江海上泼水节、安海端午民俗文化节等,打造一批具有海洋特色的文旅项目。加强与旅游企业、旅行社合作,拓展客源市场,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泉州体验海洋文旅魅力。

(二)建设泉州(刺桐)港史博物馆。当前“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等国家一级博物馆各具特色,但这些展馆对千年古港史——刺桐港的历史信息缺乏系统性梳理整合。千年泉州港,有着许多弥足珍贵的文物。建设泉州(刺桐)港史博物馆,是对现有文物的最好保护。为此建议,将“泉州(刺桐)港史博物馆”的规划建设列入市“十五五”规划,为研究者提供可靠的史料参考,为参观者呈现生动的泉州港口画卷,感受“向海而生”的力量。





END

来源:代表工委

作者:黄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