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5 08:08]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封关运作,自贸港建设将进入新阶段。近期,泉州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关监管特殊区域的先进经验和政策进行了深入调研,认为其相关经验和政策对于推动泉州港口经济和综合保税区的高质量发展有学习借鉴的意义和积极争取的价值。
(一)加工贸易内销税收政策优势明显。海南全岛范围内享受“在区内加工增值30%以上的货物进入内地可以免征进口关税”的优惠政策。该政策对于制造业发达且深度融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泉州加工贸易企业具有较大吸引力。
(二)创新船舶退税政策助企降本提效。包括:境内建造船舶在洋浦港登记“中国洋浦港”船籍,给予船舶出口退税;经水路转关直航或经停港运输至洋浦港离境的货物,实行启运港退税;对以洋浦港作为中转站,从事内外贸同船运输的境内船舶,允许本航次使用保税燃油政策,对使用国内燃油实行出口退税等。
(三)“一线、二线”口岸管理理念先进。海南自由贸易港采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便捷高效的零滞港通关模式。
结合泉州实际情况,综合评估政策落地等可能性和实效性,提出如下建议:
(一)推动泉州综合保税区转型发展。建议泉州市推进综保区设置“主区+分区”模式,试点在泉州南翼国家高新晋江区域设立综保区分园区,以企业为单元纳入政策覆盖范围,实现综保区优惠政策服务辐射到区外泉州整个产业集群。根据《综合保税区规划调整和退出管理办法》建议由泉州市政府将业务需求和可行性情况上报给省政府,由省政府向国务院请示,海关总署根据国务院的意见,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设立“主区+分区”申请事项研究,并将研究意见上报国务院审批。
(二)推动泉州外贸港口发展。一是对以泉州港口作为中转站,从事内外贸同船运输的境内船舶,允许其加注本航次所需的保税燃油政策,对本航次所需的国内生产燃油实行出口退税政策,降低在泉州港进出港船舶物流成本。因涉及税费减免,建议地方政府向财政部提出申请,由财政部会同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研究后联合发文。二是推动新增加密泉州石湖港、围头港到上海、宁波、深圳、洋浦内外贸同船和外贸支线船航班航线,发挥大口岸干线航运优势,为泉州货出口东南亚、北美、欧洲等打通更便捷的出海通道。
来源:代表工委
作者:庄绍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