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大欢迎您!|   保密提醒
首页>代表之窗

聚焦“十五五” | 陈文海代表:推动泉州科技发展动能转换

[2025-07-30 18:04]

泉州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纺织服装、建材家居、装备制造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民营经济为泉州贡献了7成的税收、8成的地区生产总值和9成的城镇劳动就业。近年来,泉州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立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但传统产业仍以中低端制造为主。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仅2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占比)约1.2%,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城市的差距明显。产业存在创新动力不足、技术转化断层、要素支撑薄弱等问题。为此,市人大代表陈文海建议:


一是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

由市政府牵头,联合华侨大学(泉州)、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龙头企业,按细分产业(如纺织鞋服、建材)组建3-5个产业研究院,提供“诊断-研发-中试-量产”全流程服务。设立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对首台套设备、首批新材料应用给予30%风险补偿(单企业年度补贴上限500万元)。


二是打造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在晋江(鞋服)、南安(建材)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共享型“灯塔工厂”,提供低成本模块化智改方案。开发泉州工业互联网APP商店,引入华为、SAP等服务商,上架轻量化、订阅式软件(如排产优化、AI质检)。


三是强化人才与金融支撑

实施“数字工匠”培育工程,联合黎明职业大学开设“智能制造订单班”,企业按岗位预付培养经费。推行“创新积分贷”融资模式,建立企业创新积分评价体系,联合银行开发“研发投入贷”,允许企业以知识产权、订单质押获取低息贷款。


END

来源: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