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大欢迎您!|   保密提醒
首页>代表之窗

聚焦“十五五” | 张辉贤代表:打造 “新质生产力”策源地,推动产业能级跃升

[2025-07-29 17:12]

科技创新是泉州从“制造大市”迈向“智造强市”“创新名城”的核心引擎。当前,泉州正处在“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阶段,需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完善区域创新生态为突破口,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此,省人大代表张辉贤建议:

一是进一步创新招商机制,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号召,将科技产业招商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建设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促进科技产业招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着重围绕产业链招商,进一步聚焦泉州本地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精准招商,重点引进和培育那些能够弥补产业链科技短板的项目和企业,强化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和协同,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进一步发展并购招商,通过大力发展地方产业基金,建立并购交易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和产业升级。

二是进一步完善科创服务体系,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科技创新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而科技金融,则是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推手。要进一步构建多层次融资渠道,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大力探索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发展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风险投资基金体系,培育耐心资本,以满足不同类别、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需求,实现投资共赢、风险共担。进一步加强科技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扩大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圈。要结合科技金融的高风险性特征,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调动科技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支持积极性。

三是进一步聚焦“链主+前沿”目标,布局科技创新资源。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由泉州九大千亿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牵头,联合清源创新实验室、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等平台,组建石化新材料、纺织智能装备等创新联合体。推行“揭榜挂帅”机制,对攻克产业共性技术难题的团队给予财政奖补支持。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聚焦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布局2-3家未来技术研究院。引导并支持国企战略投资入股孵化企业,建立“技术入股+收益分成”的权益分配机制。

泉州需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为主线,通过中试验证破题成果转化、链主企业牵引资源集聚、未来赛道抢占制高点,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效,并“十五五”规划中专项部署“新质生产力培育工程”,设立市级督导机制,确保“创新泉州”从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