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大欢迎您!|   保密提醒
首页>代表之窗

王丽理:倾注革命老区 打造红色记忆

文章来源:《泉州人大》杂志2021年第3期 [2021-08-13 15:40]

 
  王丽理,泉州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晋江市英林镇港塔村党支部书记。

港塔村,位于晋江市英林镇东南角,是一个革命老区基点村。“1936年李刚以教书为名来港塔播种革命火种。1939年,李刚、许运伙吸收了村民林时品、林春粟、林勤读入党,成立中共港塔地下党支部,港塔村成为沿海游击地区主要联络点之一。港塔村地下党支部成立游击队,配合李刚打国民党、打金井镇伪公所、打地方恶霸、打敌特分子,开展反三征运动、反清乡斗争。”说起港塔村的革命历史,王丽理充满自豪。

改革开放后,纺织行业逐渐兴起,港塔村再次走在时代前头,创办纺织厂、服装厂。鼎盛时期,港塔村大小厂房、家庭作坊有七八十间,外来务工人员达2500多人,带动了港塔村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理位置偏僻、村间道路狭窄等因素限制了港塔村前进的步伐。”王丽理惋惜地说,“渐渐地,外出打工和外出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港塔村昔日的繁华也逐渐落幕。”

2007年,港塔村被晋江市确定为经济欠发达村,2016年为晋江市薄弱村“奋蹄马”治理转化对象。


心系群众,传递基层声音

“当代表就要称职,要当人民拥护的好代表,要当村民拥护的村干部。”带着这样的信念和决心,王丽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履行了代表职责。

自当选泉州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以来,王丽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理论学习,紧密联系群众,拓宽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作为港塔村党支部书记,除了经常登门入户了解民情,王丽理还专门开设了群众意见信箱和来访接待日,广开言路,听取人民群众的反映,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关心群众的困难、疾苦。

 

针对革命老区基点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王丽理先后提交了多份意见、议案,建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革命老区基点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推动老区乡村振兴。

结合农村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扰和需求,王丽理提出了多条建议:第一,精准医疗扶贫,建议瞄准贫困人口需求,建立精准脱贫长效机制,结合健康扶贫,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让贫困人口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恳请政府出台医疗保障机制和救助措施,更好地实现贫困人口动态清零。”王丽理说。第二,建议加大垃圾分类的扶持政策,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借以创造优美的村庄环境,改善百姓生存环境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第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可行性研究。王丽理希望,“在实施方案、资金筹措、农作设备、技术和人才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试点民主协商,重拾发展信心

近年来,晋江市英林镇积极推进农村党支部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工作,2017年港塔村作为英林镇试点协商民主治理机制的试点村之一,率先在全镇召开村级协商民主议事会,协商红旗楼的改造重建项目。

1970年,港塔村举全村之力,开工建设了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两层楼的石头房,并命名为“红旗楼”,通过集体表决的方式,分配给最有需要的村民使用。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红旗楼在安全性上已无法满足居住要求,急需改造重建。但由于历史原因,红旗楼前有5处自盖石屋因补偿方案意见分歧较大,一直久拖未决。

 

万事开头难!从议事会的组建、议题的选定、会议的召开到议事会成果的落实,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王丽理积极协调联动,走访各方面代表,虚心听取意见,取得各代表理解并主动参会,最终港塔村成功召开英林镇第一场民主协商议事会,就红旗楼前五处自盖石屋拆除补偿事项进行民主协商。“会上经讨论后,与会代表达成共识,自盖石屋得以顺利拆除。过程虽然辛苦,但问题都得到圆满解决,不仅坚定了我村进一步推广的信心,而且也使村干部和许多村民对民主协商议事会有了进一步了解,为我村今后公共事务处理提供了新的平台。“王丽理欣慰地说。

首试成功后,王丽理深受鼓舞,接连几次以协商民主形式明确村级有关公共事项,协商的“等级”也从针对具体事项的协商,提升至涉及村级公建项目、居住困难群众安居等的分类协商。

“协商的形式也得到了村民的肯定与支持,更进一步提升了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信心。”王丽理如是说。


快马扬鞭,争创“最美乡村”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我们抓党建促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日益提升,社会治安稳定有序,群众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王丽理于2003年开始参加村两委的工作,2012年任港塔村委会主任,2015年至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是港塔村“二次创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走进港塔村,映入眼帘的是那郁郁葱葱的大片农田,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村内道路干净整齐,随处可见的红色主题墙绘壁画给村庄增添了岁月的厚重感。从村民家门口路过时,不经意的一瞥,那精致的微庭院景观会令你为之惊艳。“港塔村目前有10个微庭院景观,4个乡村微景观,还有一个正在建设中。”王丽理说,这几年,港塔村借着市镇两级大力推进乡村微景观建设之际,利用闲置荒地建设微景观、微庭院,丰富村民休闲活动场所的同时,也为村庄添绿。

2019年,港塔村至金井丙洲一条330多米的道路完成修建,方便了两地群众的往来。三落路改拓建工程于2017年5月份竣工,总投入100多万元,提高了群众出行品质;前后投入30万元,将全村路灯全部更换成LED,并增补路灯48支,解决了群众夜间出行难问题;洋仔坑山围塘综合整治工程的生态护坡和桥梁两侧栏杆都已建设完成,提高出行安全,项目投资29万元;完成港塔村老人活动中心建设;进行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并对村庄道路进行清灌缝和道路修复;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推进移风易俗……细数一项项落地的项目,王丽理欣慰地说,“近年来港塔村的各项改变令人欣喜。这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引导,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配合。”

 

港塔村注重村建的同时也重视学校教育。2016年来,港塔村投入近150万元,先后完成港塔小学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幼儿园教学楼4栋楼房屋顶板面防水工程,开展“一校一景”工程建设翻建旗台及学校大门改造等工程。2017年,又投入100多万元进行运动场二期改造工程。

在王丽理、村两委班子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港塔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进步与成绩,也获得各级政府的认可,先后荣获:2009-2011年度晋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14年度晋江市“平安先行村”,2015年度晋江市“平安村” 等荣誉称号;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名单,2018年被确定为“第三批晋江市最美乡村创建村”,2019年度被评为晋江市“先进党组织”、四星级“六守六无”平安村、2019年被评为“晋江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对于港塔村接下来的发展建设,王丽理表示,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这个主题,在村容村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六守六无”平安村创建等方面继续发力,让港塔这个革命老区村,迸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