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4 16:56]
“现在林场深处也架设了电信通信基站,护林员在管护站就能够收到满格的信号,再也不用为了搜寻一个通信信号满山跑,工作之外也能与家人朋友联系上了,”近日,福建省南安罗山国有林场副场长林根旺感慨地说。
原来,日前在南安市人大常委会的积极推动下,南安罗山国有林场新建了一个电信通信基站,让林场深处的护林员、群众切实体验到信号稳定“满格”的便利,也让南安推进智慧林业和森林防灭火通讯保障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次执法检查
听取林场深处的“民声”
事情要从今年9月,南安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一行到东田镇开展森林“一法一例”执法检查时说起。
同时,根据福建省林业局今年9月份制定的智慧林业“123”工程方案,全省林业将逐步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感知应用体系,建立天上看、地上巡、网上查资源监管新模式,建成主要业务信息系统全覆盖新体系,实现政务数据纵横贯通、政务服务“一网好办”新格局。
“如果没有通信网络,林场的‘智慧林业’进程就难以推进,也因此,完善林场通信设施迫在眉睫。”林根旺说。
市镇两级人大关注
“马上就办”化解难题
“我们迅速与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公司联系,并于10月12日组织南安电信溪美分局到罗山林场现场勘察。10月13日,再次组织无线网优、光缆建设等相关专业负责人到罗山林场,商讨制定无线优化、光缆资源建设方案,并和场部沟通相关建设和投资事项。”东田镇人大主席林天赋介绍。
信号“满格”
换来群众“满意”
冬日暖阳下的山林映着满目青翠,山间漫道花草姹紫嫣红,林中的小型水库水光潋滟,行走在这方天地,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连步伐都轻快了许多。这是近日,记者走进南安罗山国有林场的一番感受。
记者随林根旺副场长一行,驱车抵达离场部十几公里的茶园管护站。只见,山林里的管护站鲜有人迹,但记者注意到此时的管护站周围手机信号基本是满格的,网络也很流畅。
茶园管护站的护林员黄书铭告诉记者,他退伍后安置到林场工作已经2年多,平时巡护林场的时候,基本上没信号,有的也只有移动2G,网络上不了,一遇到紧急情况就无法实时上报到场部。“我们平时骑摩托车出去巡山一趟也要40多公里,工作的时候手机基本连不上信号。现在,管护站附近建了电信通讯基站也接了网线,我的手机不仅通信信号是满格的,还有无线可以用,以后在林区深处的管护站也能和家人朋友联系上了,微信工作群里发布的信息,也能及时收取了。”黄书铭开心地说道。
同样感受到信号“满格”的幸福的,还有在林场经营生态茶园的黄先生夫妻俩。“现在我的手机信号很好,在茶园的日常经营上也方便了很多。以前没信号,客户要买茶都联系不上我。要找工人,人家都觉得没信号,不愿意来。我们晚上基本都要回晋江,不然晚上一有点急事,电话都打不出去,现在这些问题终于都解决了。”黄先生笑着说。
采访期间,大家也提到了目前仅有电信信号强、林场内依然有信号“盲区”等问题。“对此,我们会继续和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进行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林场的通信设施,让林场的通信信号覆盖更广一些,也让群众的幸福感更强一些。”东田镇人大主席林天赋表示。